美国加税,印度不乐意,“我们”怎么看?
最近美国给印度商品来了个狠的——关税加到25%,加上原有税,等于直接50%,这下印度是真的坐不住了!莫迪政府、印度媒体都炸开了锅,本来说好美印要走近,结果特朗普这手“铁拳”下去,气得印度直接说不干了。有意思的是,事情一挨着,美国对印度挥大棒,印度这边就和中国的关系听着就开始松动:正好8月23号,中印外长见面,几天后莫迪就说要来中国参加上合峰会。这波操作让外媒都看乐了,觉得中印要和好了,连国内不少朋友也觉得,是不是美国这回逼得印度跟中国站一边了?
这里得有一说一,美国每次把关税大棒挥向谁,谁都难受,之前是中国、现在轮到印度,结果中印两个大国反而有点惺惺相惜的味道。但真相到底是不是这么简单?大家都说美国压力让中印勾肩搭背,咱们仔细琢磨琢磨,事情没表面看得那么直接。
印度官方出声,不让“背锅”
美国加税的动作一大,国际媒体就开始带节奏,说中印关系回暖都是被特朗普“逼”出来的。印度这边怎么回应的?8月23号当天,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在新德里参加论坛时直接回呛,说把中印关系变化全赖到印美出问题上,是“错误分析”。人家话说得也实在:印中关系有自己的节奏,不是美国一有动作,印度就被推着走。
苏杰生讲得还挺细:中印关系是一个长期的事情,每一步都有自己的原因和过程,外面发生什么,大国之间并不是见风就倒。连他本人都说,现在格局变得确实很快,大家都调整得快,但千万别一刀切、把一切归咎到美国。这么说,说白了就是不愿意认“美国逼我亲中”这个锅。
莫迪政府嘴上这么说,一边还真在实际操作。印度媒体也没藏着,说得很明白,现在美国加税,印度国内压力山大,为了应对,莫迪政府真在考虑要放宽新冠以来的对华贸易限制、重开航班甚至给中国投资更多机会。印度新德里电视台也分析得直白:“其实中印关系调整,就是为了应对特朗普加税战带来的全球经济大乱。”这话说得太实在,说明心里有数。
印度想当“第三极”?现实没那么理想
印度一直讲“战略自主”,意思就是说不偏帮谁,不当美国跟班也不紧跟中国,走自己的路。苏杰生这次还特别强调,和美国谈贸易,有底线,绝不牺牲本国农民、小生产者的利益。就连美国说印度买了俄罗斯石油还转卖欧洲这事,苏杰生直接怼回去:“你们觉得我们油有问题,就别买,没人拦着你,但你们欧洲和美国自己还不是一样照买!”
听着挺硬气的吧?有一说一,嘴硬可以,但美国手里的“关税杀器”动真格,印度也得权衡利弊。我们从这波事件的表面上能看到,印度对美国强硬,但背地里明显给中方送橄榄枝。和中国的合作空间变大,不为别的,就是现实利益。
其实换咱们心里话来说,印度嘴上说战略自主,不想被美国牵着走,这点没错,他们是亚洲大国,心气绝对高。但面对美国的制裁,如果一年几百亿美元的出口订单要真卡壳,说不痛肯定是骗人的。所以短时间内,以中印能不能彻底“抱团”,还真没戏,双方只是各取所需罢了。
我们该怎么看?别多想,盯住利益、盯住机会
说到底,这事儿吧,不管印度怎么表态,不是美国让步,不会有啥根本变局。中印关系缓和是好事情,但也只是国际大环境下的“临时抱团”。这就像苏杰生自己说的,“每个问题有自己的节奏”,不是一根筋说美国打,就非得印度倒向中国。印度要保住自己大国的牌面,还要照看国内的各种利益集团,顾头还得顾尾。
从我们角度出发呢?别幻想印度能跟中国死心塌地地站一边,也别觉得他们转身就能围堵美国。毕竟,和中国合作能给他们好处才是真的,嘴上再说什么“不为美国压力”、“战略自主”,其实心里算盘拨得明明白白,只要中国有利,印度就会考虑靠近一点。
咱们琢磨琢磨,现在大国博弈越演越烈,印度这么左右逢源能撑多久不好说,但只要能多一些缓和,少一些对抗,对中国企业、技术、投资都是机会。趁着印度放松些限制,该打入的市场还是抓住,有利就多做,真正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是长远之计。
总结一句话:美国挥了鞭子,印度就想“左晃右闪”,但世界终究不是谁喊两句风向就真的变。我们别抱幻想,也不必灰心,盯住自己的利益,伺机而动,该合就合、该斗就斗,这才是王道!
大象配资-免费股票配资-广东股票配资公司-第一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