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本文内容来源于权威资料,并结合个人观点撰写而成,文末已标注明确的文献来源及截图,敬请知悉。
文|Severn
斯大林是苏联历史上最为人知、色彩最为鲜明的领导人之一。他在国际上获得的评价也常常是截然不同的,有人将他视为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暴君。的确,斯大林领导苏联实现了工业化,成功带领苏军击败纳粹德国,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因此,在社会主义国家,他被许多人崇敬和追捧。然而,与此同时,他却是苏联大清洗的发动者,他冷酷无情的铁腕手段让即便是身边亲近的人也不敢轻易接近,甚至感到恐惧。尤其是在晚年,斯大林周围人的恐惧情绪远超过了崇拜。那么,斯大林晚年的统治究竟有多么残酷呢?
斯大林的统治
“斯大林成为苏联总书记,手中的权力几乎是无限的。然而,他能否谨慎且理性地使用这些权力,我心中并不安宁。”
展开剩余86%这是列宁在自己生病的晚年,对斯大林权力集中后的担忧。列宁的忧虑在实际情况中确实得到了验证。
1924年1月21日,列宁因病去世,斯大林正式掌控了苏联的大权,也从此开启了个人集权的道路。
斯大林极力集中权力的做法表现在将党政军三权归为一体,使自己的个人权威凌驾于所有党组织和政府机构之上。在他主政下,表面上看似集体领导,但实质上所有权力都集中在斯大林手中。
从1920年起,斯大林便开始在苏维埃主席团中担任职务。1922年,他被任命为苏共总书记。在列宁担任总书记时,这个职务的权力相对有限,然而,斯大林接任后,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斯大林不仅全面接管了党中央的日常事务,而且实际控制了国家和党内各个领域的权力。
当时,列宁的健康日益恶化,他本意是让斯大林、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三人共同领导苏联,确保领导权的集体化。然而,斯大林凭借个人的强势个性与政治背景,迅速让这三人领导体制变成了他一人的天下。
列宁察觉到斯大林的个人权力过度集中后曾有过担心,但由于当时苏联面临西方帝国主义威胁和国内经济困难,列宁还是最终支持了斯大林的领导。然而,列宁未曾料到,这个妥协最终成了斯大林后续集权统治的根基。
1924年,列宁去世后,苏联的领导体制改革停滞,斯大林迅速抓住这个机会,集中所有大权在自己手中。同时,他还通过纪念列宁的活动进行个人崇拜的塑造。
斯大林极力推崇列宁的理念,表面上是为了继承列宁主义,但实际上也推动了对他自己的个人崇拜。通过这一手段,斯大林的权力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残暴的肃反运动
20世纪30年代,国际形势动荡,纳粹党在世界各地蔓延,其间谍网络也深入渗透到了苏联。国内外的紧张气氛让斯大林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感,担忧着国家的安全。在这种氛围下,他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大肃反运动。
1936年7月29日,斯大林下达了关于“季诺维也夫反革命集团”的密令,拉开了肃反的序幕。季诺维也夫等16位苏共领导成员被控叛国罪,并迅速遭到审判,所有人均被判死刑并执行枪决。
德国的间谍机关趁机通过伪造文件制造了苏联高级将领图哈切夫斯基与德国的秘密勾结,斯大林听信谗言,怒不可遏,立即下令逮捕了包括图哈切夫斯基在内的多名军官,并将其枪决。
随后的几年,苏联高层陷入了极度的不安和恐慌之中,军队中的高级将领也成了肃清运动的主要目标。
到1937年,斯大林下达指令,称“流放到西伯利亚和北方的富农与罪犯是反苏罪魁”,这使得原本处于改造阶段的犯人们迎来了新的审判。
斯大林要求每个省区都必须按照一定配额逮捕和处决“嫌疑分子”。在短短几年内,约有25.9万人被逮捕,7.3万人即刻被枪决。
1937年,斯大林还将目光转向了边疆的“不可靠分子”,展开大规模驱逐行动,尤其对远东的朝鲜族进行强制迁移。约17万朝鲜族人被迫迁移至极为严酷的地方,生活陷入困境。
进入1938年后,肃反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波兰人、德意志人等少数民族成为新的“清洗目标”,整个社会弥漫着恐怖和猜疑的氛围。
根据统计,肃清运动至少导致了130万人被判刑,其中68.2万人被立即枪决。斯大林的这一连串暴行严重削弱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基础,带来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至今都在后人心中留下了痛苦的烙印。
晚年愈发残暴多疑
在斯大林的晚年,他的暴力与多疑心态达到了极致。作为至高无上的领导者,他一言九鼎,生死由他一手决定。他的一眼神也足以让身边的亲密战友心生恐惧。
年老后的斯大林被诊断患有狂躁性恐惧症,他对周围的一切都产生了深深的不信任。他甚至要求身边的每一道菜都必须有人先试吃,才能自己用餐。
不止是对下属,他对身边的亲人也不信任。妻子娜迦因忍受不了他的暴政选择自杀。娜迦的亲戚们在肃清运动中惨遭迫害,许多亲人丧命。
他的女儿斯维特兰娜的初恋情人也因斯大林的猜疑被关进监狱,导致她情感受到极大创伤,最终与父亲断绝了关系,并移居西方。
斯大林晚年的专制统治不仅让身边的亲朋好友感到极度恐惧,也使得整个国家处于深深的压抑之中。
结语
斯大林的一生注定会成为历史上争议最大的一个。他是苏联强大的功臣,也是列宁主义的继承者,带领苏军击败了德国纳粹。然而,他一手发起的大清洗运动却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和无尽的社会动荡,深刻影响了苏联的未来。
至于斯大林到底应如何评价,功过几分,这注定是一个难以定论的问题。
参考资料
[1] 张万杰.《季米特洛夫、共产国际与苏联大清洗运动》.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8(03):19-24
[2] 刘振修.《“铁人”斯大林伤心的家庭生活》. 文史天地, 2015(04):77-81
发布于:天津市大象配资-免费股票配资-广东股票配资公司-第一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